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项目
姜德文系列专访三:“全天候”+“全覆盖”——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新方向

发表时间:2024-03-23 19:32:01 来源:服务项目

  原标题:姜德文系列专访三:“全天候”+“全覆盖”——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新方向

  姜德文(1959—),男,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首席专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长期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工作。

  近日,山泽研习社采访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姜德文教授,就“放管服”,“天地一体化”监管,监测与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下水土保持的机遇以及给从业者的建议等相关话题向姜教授请教。

  因内容涉及四部分,我们将分四期发布全部采访内容,今天是第三篇:监测与信息化。

  1.目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技术较为传统,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对于监测单位来说,未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配备哪些监测设备?需要具备哪些过硬的监测技术?

  2.目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炒的比较热,对于水土保持行业的发展而言,哪些技术是现阶段能拿来应用的?水保哪些业务会被新技术率先颠覆?

  姜主任,您好!目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技术较为传统,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对于监测单位来说,未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配备哪些监测设备?需要具备哪些过硬的监测技术?

  这个问题很专业,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有两个“全”的要求,一个是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全覆盖”,包括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这些。第二个是“全天候”,要全天候监测几乎就是二十四小时在线,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所以,将来这些先进技术一定会大面积应用。就是因为有了市场的大量需求,所以这个软件硬件开发应用就很快。

  那么对工作需求上来讲,我觉得监测设备一是要来的速度快,即使是卫星,虽然说是快,但实际拿到卫星资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第二就是这种先进的技术要能够可控或者远程可控,因为我们有很多监测点是在偏远地区,如果让一个监测人员长期驻地,下雨了就去观测,在现在的条件下,可能不一定现实,所以这种设备应该能够远程可控,可以随时看到现场是什么情况,而且还可以调整角度方位。

  我记得前几年去看青岛的一个监测点,我说要坐车到现场去看,他们说不用,在办公室都能看见,打开每一个监测点的遥控设施就能看到现场,现在有没有下雨,水土流失情况怎么样,都可以看到,还可以调整观测方位,也就是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将来我们的监督管理单位就要用这个信息大平台,就像交通指挥台一样,你想监控的内容全都在一面墙的大屏幕上,你关注哪个地区,关注哪个项目随时都能看到现场的情况,在当地部署的设备设施能快速、准确的把现场信息传输回来。

  现在情况是带上设备去现场了,远程管理还做不到。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同步的信息系统开发,要能够快速的传输信息,相关部门能够一起共享数据,效果肯定更好。

  姜主任,目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炒的比较热,对于水土保持行业的发展而言,哪些技术是现阶段能拿来应用的?水保哪些业务会被新技术率先颠覆?

  “颠覆性技术”在十九大的报告里都有提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词汇都已经在里频繁出现了,而且现在也在不断扩大它的应用领域,包括水土保持。

  技术进步就会带来工作的革命,就我们的指导思想而言,就是要让现代空间技术,加上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水土保持业务需求深入融合,革命性的创新就会有了。需求是有了,但是没有现代空间技术或者信息技术支撑做不了,或者搞现代空间技术的人、搞信息技术的人跟你这个业务连接不上,就不能够把这么先进的技术很快的应用过来,所以这一段应该主攻的就是深度融合。融合了以后硬件和软件可以不断的发展深化,业务的需求量也就会增大,这样就会应用得更好,我们下一步的精准服务就要靠这种深度融合去做。

  比如说业务领域现在比较流行的互联网+,关键是这个“+”,能加出很多的东西,我们现在正在考虑的加土壤侵蚀的调查,背后都有大数据,我们全国土壤侵蚀普查的多少万组的大数据,降雨侵蚀力的问题,土壤可蚀性的问题,植被的问题,坡度的问题,我们大数据里面全有。你站的这块土地上,说我不是学水保专业的,这块土地的水土流失是轻度还是中度或是微度我不知道,那你只要用APP,可能几秒就可以反馈回来科学、准确的结果。

  这项技术不管是做生产建设项目调查,还是小流域治理规划,都能很快应用上,能够把大数据变成真正的可利用的资源,服务于社会,目前我们正在做这件事。

  还有就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目前我们的做法基本上是不管项目的规模大小、影响程度如何,都是一种管理模式,很显然不够科学。重点监管的项目,应该是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大(比如公路、铁路、露天矿等),位于水土保持敏感区(比如划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区域),工程规模比较大(占地面积、挖填土石方量大),不属于这种情况的你可以简化一些。

  也就是分类管理模式,前几年水利部专门做了生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研究,依靠大数据提供依据。

  去年我们在西藏就把这个成果落地实施。你是一个建设单位,你不知道你这个行业的水土流失影响是严重还是轻微,你也不知道你这个项目所在地是不是水土保持敏感区域,你的规模对水土保持来说是大或小,我的大数据全部有,你就用APP,或网站,下拉菜单已经给你设计好了,划几个勾,几秒钟就把结果反馈回来,你这个项目分属水土保持监管中A、B、C三种情况的哪一类的,从你应该编什么格式的水保方案,到监测、监理应该按哪一类方式做,最终的验收是哪种方式,系统会一目了然的告诉你,随时随地给你提供免费服务,这就做到互联网+服务了,并且是事先主动服务,远程服务。以后可能我们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都会用到这些成果。

  姜主任,目前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有哪些不足,未来监测设施设备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关于这一块的开发应用,我觉得现在的设施设备偏向于综合,好像哪方面都能用,但哪方面都不够精细。下一步应该向更细化去服务。

  比如说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也是“天地一体化”,它不需要监管那么多具体数据,位置也没那么准确,只监管哪个地方我批过一个项目,监管你是不是违规了,特别是有没有弃渣场等。

  而对于监测单位来说,就要监测弃渣场的具体情况、具体数据,因此你配的“天地一体化”设备就要相对精准,我要拿数据给人家说话,超标还是没超标?有没有问题?同时,还有监理单位也需要这些设备。

  以上就是姜德文教授采访的第三篇内容,敬请期待姜德文系列专访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下水土保持的机遇以及给从业者的建议。

  山泽研习社,一个专注水土保持领域的知识服务平台,每周精选行业内容,为你提供高效知识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