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的分类及内容

发表时间:2023-11-30 16:24:55 来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格外的重视,国家也对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提出新的更加高的要求,因此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和运行面临新的形势。文章就来带大家探索一下水土保持监测。

  1、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包括降水、风、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类型与覆盖度、人为扰动活动等。

  3、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包括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植被及生态环境变化,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4、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包括对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和质量、各类防治工程效果、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

  (3)典型区水土流失危害监测:1)土地生产力下降;2)水库、湖泊、河床及输水干渠淤积量;3)损坏土地数量。

  (4)典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1)防治措施数量、质量:包括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和耕作等三大措施中很多类型的数量及质量;2)防治效果:包括蓄水保土、减少河流泥沙、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经济收益和增产粮食等。

  (2)水土流失危害监测:1)土地生产力下降;2)水库、湖泊和河床淤积量;3)损坏土地面积。

  (3)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效果监测;1)防治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种草、封山育林(草)、梯田、沟坝地的面积、治沟工程和坡面工程的数量和质量;2)防治效果:包括蓄水保土、减沙、植被类型与覆盖度变化、增加经济收益、增产粮食等。

  (4)小流域监测增加项目:1)小流域特征值:流域长度、宽度、面积,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土地及耕地的地面坡度组成;2)气象: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布、雨强,年均气温、积温和无霜期;3)土地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植被类型及覆盖度;4)主要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次数和造成的危害;5)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包括土壤的类型、厚度、质地及理化性状,水土流失的面积、强度与分布,防治措施类型与数量;6)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包含人口、劳动力、经济结构和经济收入;7)改良土壤:治理前后土壤质地、厚度和养分。

  (1)应通过设立典型观测断面、观测点、观测基准等,对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和运行初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监测。

  (2)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应包括下列项目:1)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动情况;2) 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3)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4) 项目区林草覆盖度。

  (3)水土流失状况监测应包括下列资料:1)水土流失面积变动情况;2)水土流失量变动情况;3)水土流失程度变动情况;4)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

  (4)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应包括下列项目:1)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2)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3)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成度和运作情况;4)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