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授不简单!给河湖“做体检”人称“江湖医生”

发表时间:2023-12-17 04:34:12 来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在野外调查自然水体,比如河流、湖泊、水库,调查里面很多类型的水生生物,来评价水体的健康情况,就等于给水体做了体检。”在我校水利水电学院显微镜实验室,我校水生态过程与模拟研究团队负责人潘保柱教授正带领学生对从黄河提取的水体样本做进行仔细的检测分析。

  潘保柱教授现任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生态水文专委会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及重点项目负责人。

  “我们对水体检测完后会出一份评价结果,提出治理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潘保柱教授与小组成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从事基于野外实地观测工作之上开展的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保护与修复我国旱区水生态,针对黄河流域、蒙新高原和三江源区的河流湖库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分析河流及高盐碱度湖泊等旱区典型水体的生态演变机制,提出流域尺度的保护修复对策,为旱区河流湖库的生态水沙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比较通俗一点来讲,我们的工作就是‘跑江湖’的。”潘保柱教授笑着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除了陕西境内,我们在我国的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特别是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都做了一些科研工作。”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感应区,严寒而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这里的基本气候特点。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分布最密集的湖群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但由于高原地区环境恶劣、地理环境复杂,所以监测站网稀疏,监测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有些地区的监测还甚至会出现空白状态,所以相比我国其它区域,高原地区的河流湖库里的水生态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薄,很多区域都缺少水生态的本底值,需要水生态科研专家团队为区域的河流湖库水生态健康进行把脉。

  无论春夏秋冬,潘保柱教授与小组成员都会不定期去高原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了解河流湖泊生态状况及变化趋势。

  潘保柱教授介绍说,“这一些地方一种原因是海拔比较高,会有高原反应,另外考察区域通常也是人际荒凉,有时会遇到野生动物,我们以前采样的时候会听到狼叫,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我们还会去凿冰,并都是几米深的厚度。”

  “我们去青海考察的时候就见到狼了,狼与印象中的“凶残猛兽”不太一样,这匹狼胖乎乎的,看上去有些可爱。”小组成员朱信政回忆起科研考察遇到狼时的情景还印象非常深刻,“在结束采样返回驻地时,夜色已深,在车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四面狼嚎”’的情景,估摸着有七八匹狼的样子,其间还能听到狼崽稚嫩的声音,犹如童声,很清脆,竟然还有几分醉人。”

  团队从青海的青海湖、茶卡盐湖、岗纳格玛措、冬给措纳湖、阿拉克湖、托素湖、小柴旦湖,到西藏的扎日南木错、扎布耶茶卡盐湖、拉果错、色林错、措那湖。全队20多位科考人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总计行程逾万公里,开展了一场艰苦而快乐的科学考察。

  不只是青藏高原,团队曾经两年之内四次沿着黄河一路向东,到流经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采集水生生物样本,给黄河做“体检”,也曾两度共历时近四个月,跨过阿拉善沙漠,穿行呼伦贝尔大草原,翻越大兴安岭,调查了内蒙古典型的河流湖泊,采集了水样、泥样及水生物样品三千余个。

  为做好水生态保护,潘保柱教授耗费了大量心血。“我们的工作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块:一大部分工作在野外,另外就是回来后要在实验室做实验,这个实验过程就需要特别的细致细心,所以还是很费心的。”正是因为长期繁重的脑力工作,导致潘教授刚过不惑之年就有了很多白发。但他仍以最大热情投入科研工作,每天上班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团队成员刘心愿博士和记者说:“我们在野外采集样本的时候,其中有一类生物叫底栖动物,它是在河流或者是湖泊在里边泥巴里边或者石头上的生物,我们白天采样晚上回来后,必须把它从石头上或者沙子里边把它分离出来,同时要立即开展实验。因为这种生物不能过夜,我们就会经常做实验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做完工作。”

  “出去采样肯定是很辛苦的,但回来后对样本的实验检测和数据整理,以及数据的分析研究则需要相当有耐心,包括实验的规划,还有整个的操作的规范性,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小组成员李典宝博士介绍说,“潘老师经常会提醒我们:搞科研工作就是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看准方向后就要坚持到底,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潘保柱教授和他所在的团队研发的科研成果受到专业领域的一致认可。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央环保专项专题5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1项、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项、陕西省水利科技项目1项、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专题1项等。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2篇。

  黄河上中游流域为我国旱区的典型流域,研究修复技术及治理模式对恢复其生机意义重大。自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接触黄河水生态,至自己带领科研团队,潘保柱教授一心想把黄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搞清楚,潘保柱教授及团队基于多年的野外调查及室内实验分析工作,系统研究了黄河上中游水生态演变机制与修复关键技术,建立了水生生物区系分布数据库,阐明了近四十年来黄河上中游水生态演变规律,揭示了流域泥沙与生源要素耦合生态效应,提出了流域尺度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形成并推广了维系黄河上中游水生态健康的综合治理模式。潘保柱教授主持完成的《黄河上中游水生态演变机制与修复关键技术》,获得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潘保柱教授高兴地和记者说:“清洁物种丰度在升高,鱼类物种数在增加,这是我们在做黄河流域水质分析的明显感受,这些变化也说明我们的黄河流域水生态向好的指示。”团队科研成果被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察哈尔右翼前旗人民政府、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达拉特旗水土保持监测站等单位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健康维系等方面应用,有效提升了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水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河流ECO健康,对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推广示范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推广价值。

  “随着这几年的治理,我们见证了水生态环境日趋变好。”潘保柱教授坚定地说,“今后,我将带领我们的科研团队,运用我们的学科优势,助力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水平发展。”

  目前潘保柱教授正带领同学们开展陕西省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重点河湖库健康调查与评估项目,“我们今年暑期和秋季还要对长江黄河两大流域陕西省境内的典型河流湖泊完成系统的调查,”小组成员胡竞翔说,“虽然很辛苦,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为环保事业也做出了一份贡献,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要争做生态理念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