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绿色答卷”——平凉市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24-02-08 02:42:42 来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近日,水利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庄浪县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近年来,平凉水土保持工作连续上榜国家级名单,平凉市荣获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泾川县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静宁县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泾川县田家沟、庄浪县榆林沟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每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重视,也凝聚着水土保持工作者们的心血和付出。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近年来,平凉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以“跳出水保干水保”为总基调,树立“大水保”理念,乘着高水平发展的强劲东风,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73.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6%,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夺取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胜利,交出了一份美丽平凉建设的绿色答卷。

  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会看到另一个平凉:大风起时黄沙飞扬、暴雨过后满目沧桑,诉说着黄土地的苍凉悲歌。上世纪80年代,平凉水土流失面积9859.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高达88.3%,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产出低下,生态环境脆弱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全市上下戮力同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丰富“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水土流失治理“平凉经验”内涵。

  1954年,平凉率先在纸坊沟开展淤地坝建设试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纸坊沟、田家沟、庙龙沟等比较完整的坝系,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沟道坝系为控制性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之路。今天,130多座淤地坝,筑起了流域治理的灵魂,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平凉大地的沟沟壑壑,以坝代路、防洪控沙、淤地造田,滋润在群众的心间,守护着一方安澜。

  1964年,庄浪县郑河上寨一声炮响,拉开了大规模梯田建设的序幕。庄浪县成为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层层叠叠的梯田,是庄浪人雕刻在大地上的田野杰作。不仅是庄浪,如今,在平凉大地,从黄土高坡到沟壑山峁,随处可见高低错落、如斧雕刀刻般的壮观梯田,它让曾经的荒山旱地,变成了物阜民丰的人间乐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凉成功探索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沟梁峁坡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治理新途径。示范建成了泾川田家沟、茜家沟,庄浪堡子沟、榆林沟等一大批能在全省打响叫好的精品小流域典型,旧貌换新颜,荒沟变景观,成为群众心中的“后花园”和网红“打卡地”。世行贷款二期项目、英国赠款项目先后落地实施,平凉水保赢得世界关注,治理理念不断创新。

  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水保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平凉水保步入了全新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塬面保护工程、新一轮淤地坝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以奖代补”试点、淤地坝“四变”改革先后启动,水保领域不断拓宽,先进的技术系统升级,水保措施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更加紧密,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水土保持率纳入美丽中国评估体系,一场绿色革命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展开。围绕“静宁苹果”“平凉红牛”“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等地域品牌和优势,推动发展“梯田+产业”模式,让贫瘠田变成金土地;探索开展“淤地坝+供水”模式,为农村饮水、高效节水和养殖发展“解渴”;打造了平凉浚涵谷、崆峒东沟、泾川党原丁寨、灵台干槐树、崇信九龙沟、华亭大南峪、庄浪上寨、静宁界石铺等一大批流域治理新典型,灵台尝试邵寨煤矿、高速公路弃渣和水保综合治理“弃用双赢”新模式,社会办水保有了新突破,“小流域+”发展模式取得丰硕成果,描绘出一幅幅山清水秀的崭新画卷。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兴修梯田3004.34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3962.98平方公里,种草434.56平方公里,封禁治理600.94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13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373.8平方公里。

  水土保住了,环境变好了,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平凉水保在从黄到绿、从绿到美、从美到富的路上阔步前进,平凉模式为全省、全国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提供了可鉴之策。

  从水土流失治理转向治理与保护并重,提升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高度,迈向“绿富共赢”的新境界,平凉从来就没停留在“一朝一夕”,而是致力于开创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治理的新局面。

  上下联动,强化保障。市政府成立了平凉市水土保持委员会,采取政府抓总、部门会商、联合督导、统一考核的办法,积极探索实践“1+N”建管新模式,水土保持融入市县总体设计和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水土保持工程与其他涉农项目融合对接,水保投资撬动民间资本投入,水保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督查,同向发力,同促共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格局。

  统筹规划,科学谋篇。将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纳入绿色平凉建设的主要内容,编制印发全市《“十四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区划》《淤地坝建设专项规划》《平凉市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规划纲要》等,以构筑关山生态屏障和平凉水塔为目标,加快构建“一山两河七区多点”空间格局。

  严格标准,规范管理。建立了领导包抓县(市、区)工程责任制,周调度,月通报,勤督导。制定印发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等4个实施细则,推动水保工程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升。

  保卫水土,铁面督战。采取暗访督查、专项检查、约谈函询、通报整改、“承诺+信用+清单”等措施,持续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全市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落实率、验收率连续10年达到90%以上,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5亿元。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406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秩序根本好转,涌现出了彭大高速公路、赤城煤矿建设项目、天平铁路等一批先进示范工程。2015年市水保总站被水利部黄委会评为“黄河流域(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先进集体”,2021年被水利部黄委会评为“全国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先进集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平凉将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乘势而上,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平凉水保新篇章,再创幸福美好平凉新辉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